产教融合“新路径”——国际贸易系探索校企联合育人模式

发稿时间:2020-02-13 作者:宗晓健 浏览次数:1386设置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为了更好对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培养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商贸财经人才,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跨界及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国际贸易系紧贴市场需求,牵手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共建了校内外职场体验中心,搭建了学生实训与创业、教师成长以及企业发展的校企共赢式发展平台,完善了校内、校外,多学段、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系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三年的培养方案中,开展学习中、学习后和毕业后三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平台,师生带着课程和工作任务置身于真实的生产和经营环境中,实现工作和学习、授业和生产的对接。从新生入学伊始至毕业走向社会之前,建立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个层次和专业认知教学、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毕业综合实习的三步递进式且不断线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大一进行社会认知与职业体验见习,以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为主。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岗位有直观的认识,明确岗位技能要求,为学生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与参加跟岗实训奠定基础;大二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跟岗训练,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解决了学生思想不稳定,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通过教师带队指导的跟岗实训,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体验企业文化,使学生对第三年的顶岗实习有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增加了实习期间学生的稳定性;大三下学期,进行毕业综合顶岗实习,以学生自主实习为主,与就业相结合,以上三个阶段形成点面结合的职业能力螺旋上升格局。

  

   

 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和就业基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评价学生,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在学生岗位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师资团队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好的培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育人与服务企业并重,实现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以及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20182月,学院被泰盈科技授予“校企合作典范,职业教育楷模”锦旗;20184月,学院被授予“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20191月,学院被授予“深化产教融合,弘扬工匠精神”锦旗;20201月,学院再次被授予“2019年度最佳校企合作贡献奖”,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企业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

 国际贸易系将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商贸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和完善依托专业、产教融合、企业参与、师傅指导、团队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向全面合作型和校企一体型迈进,真正做到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撰稿:宗晓健

  

  



返回原图
/